抖音怎么学知识分享(知识还能这样学,抖音短视频助你碎片化学习)

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,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,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。一直以来,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科学知识的建设与传播工作,重视全民科学知识素养的提升。在互联网高度普及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,利用网络平台助力实现知识的“普惠”,可以加速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,其中,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就有利于打破以往传播知识的壁垒。

知识的普惠,由“普及”和“惠及”两个维度构成。知识的普及从特征上看,短视频传播知识的核心在于让更多的知识得以传播,同时让知识触达更多的人。它主要表现在:知识传播的即时化、知识呈现的人格化、隐性知识的显性化、复杂知识的通俗化。而知识的惠及从价值上看,好的知识类短视频可以产生“种子”效应(SEED),用知识“惠及”大众。它包括:点亮兴趣(spark)、拓展边界(expand)、改变观念(erase)和动手参与(do-it)。它在人们心中播种下一颗饱含生命力的知识种子,在人们更多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中生根发芽。

由于短视频制作的便捷和低门槛,加之民众文化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,普通人参与创作的热情被充分激发,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够发挥所长,传递经验与知识;而直观的拍摄手法、口语在大众知识传播中的“回归”,使得过去不易用文字表达的个人生活经验及技巧也能被呈现。短视频时代,知识传播的人格化、日常生活的知识化、隐性知识的显性化,让知识地图得到极大丰富,知识的活力在集体智慧中迸发。

短视频形式打破知识传播和理解的壁垒,同时以社交为纽带进行共享,让知识可以触达更多的人。通过生动直观、寓教于乐的亲民方式,知识的获取和理解门槛降低,以往的传播壁垒被打破。从长形式到短形式,以“点”传播知识符合现代多数人的媒介消费习惯,更利于知识的获取。

如今,抖音平台在内容和用户上不断泛化,知识大V知识内容的创作与交流,在抖音平台蔚然成风。截至2018年12月8日,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近1.8万个,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知识类短视频,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。

不少科研机构已经入驻抖音平台,包括中科院之声、中科院物理所、中国科普博览等,粉丝量都达到几十万。还有42家科技馆集体入驻抖音,包括中国科技馆联合上海科技馆、四川省科技馆、广东科学中心等,发掘趣味实验背后的科学真理,激发广大受众探索科学的热情、弘扬科学精神,将高大上的科学带到短视频平台。

与此同时,很多优秀的短视频作品发挥了知识“普惠”的作用。在抖音上,有一个汇聚“各路大牛”的话题——“15秒学会一个新技能”,从手工、绘画、乐器,到美食、健身、街舞等,邀请用户积极分享和传授自己的技能与特长。截至2019年1月1日,该话题已经有超过2万的投稿数,累计播放量超过4.7亿。

除了用户自发参与投稿的作品,抖音平台自身也在不遗余力地传播知识。去年12月下旬,抖音和新华网联合发起话题挑战“你会唱几个生僻字”,引起“汉字热”。网友纷纷参与“唱字”挑战,其中不乏外国友人,另有网友配上了释义版本。截至2019年1月1日,该话题累计播放量超过5.4亿,用户投稿视频数接近3万,而相关话题总播放量已突破20亿。

而在向儿童青少年传播网络素养知识时,“抖音成长乐园”(抖音青少年网络健康成长研究中心官方抖音号)用了不同于传统说教的趣味方式:通过“旧词新解”的动画,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注意事项,巧妙地转化为通俗易记的成语,让知识的讲解和观念的传播变得轻松生动。例如,其中一条短视频给“无名小辈”赋予新解,指导青少年不要用真实姓名做账号,要注意隐私保护。

此外,抖音还于2018年底参与了“抖音公开课”教育扶贫活动,邀请抖音知名“科普大V”,走进贵州省“益童乐园”站点,以抖音视频为“教具”,向“益童乐园”中的当地学龄儿童现场讲授地理、生物、天文等学科知识,以短视频内容为载体,综合提升贵州学龄儿童的素质教育水平,提升当地留守儿童的视野,让孩子们“走出”大山,走向世界。 楼纯 金薇薇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12541906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需转载请注明链接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mychfilm.com/jingyan/67573.html